資訊頻道
套購更劃算?蘇寧易購春季家電家裝節(jié)套購占比提升
發(fā)布時間:2023-03-28 來源:蘇寧易購

隨著代際轉換和消費水平不斷提升,高端化、前置化、套系化近年來成為了家電消費市場的重要趨勢。2023年以來,家電套購正在進一步驅動行業(yè)發(fā)展。

今年2月,蘇寧易購全國五大區(qū)域陸續(xù)啟動春季家電家裝節(jié),與此同時,蘇寧易購聯(lián)合美的、海爾、海信和西門子等頭部品牌分別啟動了“火三月”、“健康煥新節(jié)”等系列活動。數(shù)據顯示,2月中旬至今,蘇寧易購線下渠道家電套購銷售占比持續(xù)提升?!皬氖袌稣{研看,套系化產品需求占比已超過40%,一些頭部廚電品牌套系化產品占比已超過30%?!碧K寧易購大家電行業(yè)線總裁陳風波表示。

在行業(yè)人士看來,套系家電基于一體化風格、整體解決方案和互聯(lián)互通等優(yōu)勢正在強烈吸引消費者目光,也成為了零售商和品牌商聯(lián)手布局的重點。

為什么買套系?“價格好、體驗好、格調好”

據奧維云網發(fā)布的《2022中國套系家電研究報告》顯示,超過九成的調查參與用戶表示對購買套系家電“有較高興趣”,其中高端人群意愿尤為強烈。報告指出,當下國內家電套購市場容量高達1538億元人民幣,預計2023年將達到1760億元的規(guī)模。

file0001.jpg

蘇寧易購南京新街口店西門子展廳。

蘇寧易購南京新街口店用戶運營專員魏成明總結了消費者進店購買套系化產品的幾個原因,“價格好、體驗好、格調好。”

魏成明表示,套系化購買往往能享受到品牌、門店的雙重折扣和補貼,消費者能省下不少錢,尤其是購買一些高端家電,成套化購買的價格達到數(shù)萬元,一定的折扣疊加“套購滿返”“套購滿減”之類的政策對于消費者來說吸引力很大。

據悉,在蘇寧易購與海爾聯(lián)合發(fā)起的“健康煥新節(jié)”期間,雙方通過套購買贈、套購補貼、大單套購、新機補貼等多種方式補貼用戶。

對于不少忙于房屋裝修的消費者來說,套系家電往往具有統(tǒng)一的設計風格,可以更好的與家居環(huán)境相適配,這是他們選擇套系購買的重要原因。“家居一體化、整體格調和色調協(xié)調等審美潮流也成為影響消費者在選購家電產品時的重要衡量因素?!蔽撼擅鞅硎?。

此外,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單一功能的家電產品已經無法滿足當下用戶的需求,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電產品趨于高度智能化,但不同品牌的智能家電產品有著不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很難實現(xiàn)互聯(lián)互通,而消費者對于統(tǒng)一交互的體驗需求在不斷提升,因此更趨向于購買同一品牌的套系化產品,進而享有更智能舒適的家居生活,也滿足了高端用戶對于理想家居生活的期待。

品牌合作、場景升級,行業(yè)布局加速

“我們現(xiàn)在推的是‘整家定制’的理念,目前整個套系化家電的銷售占比提升了五個百分點。”陳風波說,“套系化的市場規(guī)模已經是一個千億級的大市場?!?/p>

2022年以來,蘇寧易購聚焦“為用戶提供家庭場景解決方案的零售服務商”定位,正在聯(lián)合更多的頭部品牌發(fā)力整體解決方案,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去年1月,蘇寧易購首個家裝、家電、家居、服務“四位一體”店落地南京,海爾三翼鳥體驗中心進駐,“三翼鳥”憑借全屋智慧套系方案能夠為用戶帶來智慧家庭的深度體驗。截至目前,三翼鳥已落戶19家蘇寧易購核心門店。2023年計劃落地20至30家門店。

file0002.jpg

此外,針對高端用戶需求,蘇寧易購將進一步推動卡薩帝專廳進入核心蘇寧易購門店,包括蘇寧易家及零售云門店。蘇寧易購與海爾預計將在下沉市場打造600家卡薩帝專廳,還將在蘇寧易家推動商品升級、場景升級和服務升級。

海爾之外,蘇寧易購也在與美的、海信和西門子等多個品牌推進套系產品生態(tài)布局。聚焦一站式置家服務,蘇寧易購聯(lián)合海信發(fā)力璀璨系列,持續(xù)為用戶提供成套家電解決方案,完善套系生態(tài)。據悉,為提升用戶體驗,2023年雙方將打造100家璀璨專廳,共同實現(xiàn)品牌與場景全面升級。

在服務方面,蘇寧易購推出的“場景購”能夠借助AR/VR/AI等智能技術,幫助商家實現(xiàn)場景式組貨,還能基于完整的生態(tài)體系,為用戶帶來豐富的產品種類和場景庫,打造適配不同家庭場景的定制化、套系化家電解決方案。

業(yè)內人士預測,隨著家電行業(yè)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內,圍繞套系化需求,2023年行業(yè)布局或將進一步提速。

◆編輯:龍慧◆二審:鄭沛鋒◆三審:周亞平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被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lián)系。
聯(lián)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