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2024年南朗崖口飄色巡游活動如期舉行,為市民游客獻上一場精彩的民俗盛宴。

飄色隊伍在崖口村健身廣場集結。 記者 王云 攝
8支隊伍30板飄色田間村陌巡游
今年崖口飄色巡游活動共有8支飄色隊伍、30板飄色參加巡游,此外還有1條板龍和8個醒獅隊。

巡游隊伍中的板龍。 記者 王云 攝
上午10時,鞭炮齊鳴,鑼鼓喧天,飄色隊伍從崖口村健身廣場正式起步。村民與游人歡呼不斷,擠滿了村道兩旁,簇擁著飄色隊伍出崖口牌坊,途經(jīng)平山村、化美村等,在村內大街小巷、田間村陌巡游,全長約3公里。

巡游隊伍穿過大街小巷、田間村陌。 記者 易承樂 攝
隊伍所到之處,游客群眾紛紛拿出手機、相機,記錄一個個精彩瞬間。

游客群眾紛紛拿出手機、相機拍攝精彩瞬間。 記者 王云 攝
“2008年,南朗崖口飄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年,崖口板龍又被列入中山市第十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崖口村的歷史文化在鄉(xiāng)親們的努力下重放異彩,為豐富文旅內涵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崖口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譚錦鹍表示。

觀看巡游的游客向著航拍鏡頭打招呼。 記者 王云 攝
飄色巡游,年輕人“唱”主角
崖口飄色主要取材于民間傳說、民間故事,根據(jù)不同飄色故事的人物而設計色芯、色腳、色梗、色柜、八音鑼鼓、頭牌、羅傘、色杠、八音班,色彩絢麗,玲瓏飄逸,故事性強。

崖口飄色色彩絢麗,玲瓏飄逸,故事性強。 記者 王云 攝
記者發(fā)現(xiàn),今年的飄色巡游隊伍中多了許多年輕的面孔?!敖衲甑难灿侮犖?,除了色芯由4-6歲、體重約30斤的女孩扮演,色腳由5-7歲、體重約35斤的男孩子扮演外,負責色柜、八音鑼鼓、頭牌、羅傘、色杠、八音班的人,大概超過七成為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弊T錦鹍介紹。

開心比“V”。 記者 易承樂 攝

閑暇一刻,吃口零食。 記者 易承樂 攝
據(jù)介紹,很多崖口人在小時候就做過色芯或色腳,其后到十歲左右開始接觸八音鑼鼓,再往后就是杠羅傘等,因此,崖口飄色傳承后繼有人。
近年來,為更好地傳承南朗崖口飄色文化,南朗街道積極通過完善崖口飄色展覽館設施建設,開展舞龍、舞麒麟、色梗制作等技藝培訓班,制作《年年出色—南朗崖口飄色》書籍、崖口飄色主題紀念郵票冊及明信片等文創(chuàng)產品,使非遺文化得以久久傳承?!巴七M非遺文化保護傳承工作,融合農文旅發(fā)展深入推進鄉(xiāng)村文化振興,賦能`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我們一直在努力?!憋h色非遺傳承人彬叔表示。
記者 柯頌 通訊員 李惠興 劉劍青
◆編輯:龍慧◆二審:陳吉春◆三審:周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