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護人員向器官捐獻者鞠躬致敬。
“媽媽,安息吧,您的大愛精神將永駐人間!”5月24日上午,在市人民醫(yī)院器官捐獻手術室外,上大三的小黎親吻著媽媽的額頭,與媽媽作最后的告別。小黎的母親去世后,其家人按照她生前意愿把她的器官捐獻出去,四名正急待做器官移植手術的危重病人重獲新生。
46歲媽媽突發(fā)腦出血去世
5月17日晚,家住東區(qū)街道起灣社區(qū)的張秀蓮去朋友家玩,走到樓下時突發(fā)劇烈頭暈,120急救車將她送到市人民醫(yī)院,診斷為腦出血,并在第二天下午做了手術,但病人情況仍然較差。
5月22日上午,46歲的張秀蓮被評估為腦死亡,在外地上大三的兒子也第一時間趕回中山。丈夫黎先生說,妻子是珠海戶籍,一家人在中山生活工作20多年了,妻子在小欖一家企業(yè)做會計工作,她心地善良,性格開朗,平時身體也很好,沒想到會出現這種意外。一家人以前聊天時談論過生死問題,妻子對生死看得很開,曾說過死后愿意捐獻器官,為社會做一點力所能及的貢獻。
“我和妻子認識近30年,結婚22年,一家四口生活和睦幸福,婆媳關系也很好。平時妻子總說我木訥,我就想著今年年底送她一個小驚喜。”黎先生說,他從沒給妻子送過花,就想著買一束玫瑰花送給她,現在妻子突然離去,這個愿望再也無法實現了。
兒子小黎說,五一學校放假,因學習任務較重不能回家,他給媽媽打了一個電話,這也是他們母子最后一次通話,在電話中媽媽叮囑他注意身體,好好學習。他讓媽媽放假出門轉轉。這段時間他和媽媽也經常在家庭微信群中聊幾句,沒想到媽媽突然離開了他們。
“媽媽有著12年黨齡,生前為人正直,樂于助人,她曾說過有一天生命不在時愿捐獻器官救治他人,我們現在也是在幫媽媽完成遺愿?!毙±枵f,捐獻器官能救治更多的家庭,希望媽媽的生命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xù)。他會好好生活,如果有來生,希望再續(xù)母子緣,讓他能盡一份孝心,好好照顧媽媽。
器官捐獻讓4位危重癥患者重獲新生
當日上午10時許,市人民醫(yī)院器官獲取手術醫(yī)護人員向這位大愛母親鞠躬致敬。張秀蓮離世后捐獻了肝、雙腎和心臟,挽救了4名危重癥患者。
來自高州的57歲陳先生是受益者之一,陳先生患有嚴重的冠心病和瓣膜病,今年2月份在廣州做了心臟手術,但無法解決問題,仍然出現氣喘、胸悶等癥狀,走路不能超過10分鐘。他4月25日入住高州市人民醫(yī)院,經治療心臟仍無法恢復正常,醫(yī)生告訴他必須做心臟移植。
市人民醫(yī)院心胸外科主任梁毅介紹,陳先生病情嚴重,如果不做心臟移植,他可能撐不了幾天。他5月15日轉到中山市人民醫(yī)院,靠ECMO(體外膜肺氧合)治療維持生命,已經等合適的心源等了8天了,現在正好有一個逝者捐獻器官,挽救了陳先生的生命。
“感謝這位捐獻心臟的大愛人士,我們全家人不會忘記這份救命之恩!”陳先生的女兒說。
市人民醫(yī)院OPO工作人員楊偉杰說,他對張秀蓮一家人深表敬意,在張秀蓮去世后,雖然他們對親人充滿不舍,但仍然拋棄世俗偏見,愿意捐獻器官挽救他人生命,現在4名危重癥患者因她的捐獻而重獲新生,這種大愛精神值得世人銘記。
在市人民醫(yī)院人體器官捐獻愛心墻上,書寫著300多名捐獻者的名字,張秀蓮是我市今年第11例器官捐獻者。據了解,中山從2009年首例器官捐獻開始探索,隨后成為全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試點城市。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捐獻354例,捐獻器官1307個,眼角膜284個,救治1587人,捐獻數量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一。中山市人民醫(yī)院是廣東省第四OPO聯合單位,主要負責中山地區(qū)器官捐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