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頻道
南朗街道“小能學員”農療綻放光彩:從田野到市場,殘疾人自立自強贏贊譽
發(fā)布時間:2024-12-09 來源:“聚善中山”新聞項目組

近期,南朗街道社區(qū)康園中心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農療活動,其中“小能學員沖呀——殘疾人農療康復項目”入圍中山市第十一屆“博愛100”市級優(yōu)勝項目。

微信截圖_20241209110918.png

在天空農場和白企村的田野上,南朗街道社區(qū)康園中心的學員與農藝師的互動日益密切,逐漸掌握了眾多農務技能。殘疾學員的種植技能與項目初期相比有了顯著的飛躍,他們已經能夠獨立完成松土、播種、施肥、修剪等基礎農務工作,截至11月30日,該中心共開展41場農療康復活動,殘疾服務對象參與627人次,小能菜攤蔬菜售賣活動27次,殘疾服務對象參與126人次,社會面服務人次達1500余次。

憑借與社區(qū)愛心企業(yè)緊密協作,中山市中啟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工會在豐收節(jié)、種植活動積極參與,使殘疾人項目影響力擴大,深入人心。此外,我們在社區(qū)中心市場設立了一個名為“小能菜攤”的售賣攤位,學員們親手培育的蔬菜得以在此銷售。在舉辦大型活動如殘疾人日、街道公益攤位活動中,“小能菜攤”也積極投身其中,這不僅進一步增強了殘疾人士的社會融入能力,還促進了他們與社區(qū)居民之間的互動與溝通,提升了殘疾人在社區(qū)中的影響力。與此同時,我們整合了社區(qū)康園中心的同伴支持項目與“天空農場”,以及“小貝殼農場”的資源,精心挑選出表現突出的殘疾學員,賦予他們同伴輔導員的職責。讓這些同伴輔導員深入參與農療技能小組的活動,他們通過系統地學習關于蔬菜種植與維護的專業(yè)知識,積極協助康園的學員們開展農療活動,有效提升了殘疾人之間的互助合作能力。

然而,在推進項目的進程中,項目面臨的核心難題在于社區(qū)居民參與志愿服務的意愿普遍偏低。經過與部分居民深入交流,我們了解到,他們要么對參與戶外社區(qū)活動不感興趣,要么因為工作原因頻繁外出而身心俱疲。目前,該項目的主要支持力量來自村居中年長的殘疾人士以及學生志愿者。未來,該項目的理念將在南朗街道社區(qū)康園中心持續(xù)推廣,我們計劃進一步優(yōu)化志愿者資源的鏈接機制,拓展更廣泛的志愿服務資源,從而增強殘疾人在社區(qū)中的存在感和影響力。

◆編輯:龍慧◆二審:陳吉春◆三審:周亞平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