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AI+教育”已是大勢所趨。近日,中山市教育技術中心主任孫仲廉接受《香山少年報》記者專訪時提醒大家,現在不該糾結“要不要用 AI”,而是要琢磨“怎么用好 AI”。他希望同學們能正確認識AI的利弊,做AI的“駕馭者”。

中山市教育技術中心主任孫仲廉。受訪者供圖
問題一:學生能用AI寫作業(yè)嗎?
孫仲廉:AI工具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至于使用AI寫作業(yè),需要辯證看待其利弊。
首先,AI可以作為學習的輔助工具,幫助學生理解復雜的概念和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例如,當遇到難題時,學生可以通過AI獲取解題步驟和相關知識,從而加深理解。此外,AI還能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薄弱環(huán)節(jié),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計劃,提高學習效率。
然而,完全依賴AI來完成作業(yè)可能帶來負面影響。作業(yè)本身的設計旨在鞏固課堂所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學生過多依賴AI,可能會削弱動手實踐和獨立思考的機會,影響知識的內化和應用。因此,建議學生將AI視為寫作業(yè)的“幫手”,而非“槍手”。在遇到難題時,先嘗試自己解決,如果實在無法克服,再尋求AI的幫助。
問題二:用AI會影響思考能力嗎?
孫仲廉:這取決于具體的使用方式。正面來看,AI能夠提供豐富的信息和多樣化的觀點,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激發(fā)好奇心。例如,AI可以快速檢索大量資料,為學生的思考提供多角度的參考,促進他們的綜合分析和判斷能力。
但,過度依賴AI可能會導致學生缺乏自主探索的動力,依賴預設的答案而忽視了思考過程,從而抑制獨立思考能力。
因此,關鍵在于引導學生合理使用AI。AI本身并不是削弱獨立思考的因素,通過合理引導和規(guī)范使用,AI可以成為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工具。
問題三:家長和老師如何引導學生合理使用AI?
孫仲廉:家長和老師可以從教育、規(guī)則、創(chuàng)造性使用、討論反思和倫理教育等多個方面入手,幫助學生“用AI而不惑于AI”。
教育意識是基礎。幫助學生了解AI的基本原理、優(yōu)點和局限性,培養(yǎng)他們的技術素養(yǎng)和批判性思維。可以通過舉辦講座、工作坊或互動課程,讓學生親身體驗AI工具的使用,并了解其背后的科技原理。
設定規(guī)則是必要。制定明確的使用規(guī)范,有助于學生在使用AI時保持良好的紀律性。例如,在完成作業(yè)時,明確規(guī)定哪些部分可以使用AI輔助,哪些部分需要獨立完成。這樣的規(guī)則不僅能防止學生濫用AI,還能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律能力。
鼓勵創(chuàng)造性使用是關鍵。應引導學生將AI應用于創(chuàng)造性活動,如編程、設計、寫作等領域,而不僅僅是獲取信息或完成任務。通過實際項目和挑戰(zhàn),學生可以學會如何利用AI進行創(chuàng)新和問題解決,從而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討論與反思是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可以定期與學生討論他們使用AI的體驗和感受,了解他們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收獲,幫助他們反思和改進使用方式。這不僅能促進親子和師生之間的溝通,還能提升學生的自我意識和學習能力。
倫理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環(huán)。應向學生灌輸正確的道德觀念,尊重知識產權和他人勞動成果,避免不當使用AI,如抄襲AI生成的內容。通過倫理教育,孩子們可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確保AI的使用符合社會規(guī)范和個人道德標準。
問題四:學生該怎么合理使用AI?
孫仲廉:在當今信息化時代,AI越來越成為學習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為了充分利用AI的優(yōu)勢,同學們應遵循以下原則——
明確目標。用AI前先想好為什么用,是輔助學習、找信息,還是提升技能。目標清楚了,用起來才有針對性,不會盲目依賴。比如備考時,用AI梳理知識點、做模擬測試;做項目時,讓AI幫忙分析數據、設計創(chuàng)意。
結合自主學習。AI是幫手,不能代替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能培養(yǎng)主動求知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AI則可以提供資源支持。大家讀課外書時,可用AI查背景資料,但書里內容的理解和總結得自己來。
驗證信息。AI給的信息不一定都對,得學會核實。可以多查幾處地方,參考權威資料,辨別信息真假,免得被誤導。
合理分配時間。避免什么都靠AI,要合理安排使用時間,保證全面發(fā)展。制定學習計劃,給各科目學習、體育鍛煉、興趣愛好和社交活動都留時間,保持身心健康。
培養(yǎng)倫理意識。要知道使用AI可能帶來的倫理問題,尊重知識產權,不抄襲。寫作業(yè)、做報告用了AI,得注明參考資料,保證學術誠信。
持續(xù)學習提升。AI技術不斷發(fā)展,新工具不斷出現。同學們要保持學習熱情,及時了解AI新技術和用法,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
最后,希望同學們既能享受AI帶來的好處,又能提升綜合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
記者 余曉霖
◆編輯:龍慧◆二審:陳吉春◆三審:周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