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頻道
首批15家“香山書房”建成投入試運行
年內建成不少于100家,與公共圖書館圖書通借通還
發(fā)布時間:2022-06-02 來源:中山日報


  “香山書房”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閱讀空間。圖為一名老師正給學生們讀繪本。 記者 易承樂 攝

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jié)。中山市沙溪鎮(zhèn)農商銀行的“香山書房”內,等待辦理業(yè)務的家長正陪著孩子閱讀,不時還能聽到兒童的笑聲和交流聲。當天,中山市共有4家類似的兒童主題“香山書房”試運行,吸引了不少兒童讀者和家長前往。記者從中山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獲悉,為落實“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山”的目標任務,助力寫好“文化興城”大文章,2022年中山市將“香山書房”建設工作納入市十件民生實事,年內打造不少于100家“香山書房”,打造新時代高質量公共文化服務場景,擦亮香山文化城市品牌。目前,首批15家“香山書房”已全部建設完成,從6月1日起試運行,市民可前往“打卡”閱讀。

●打造“一書房一特色”的“香山書房”

據中山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香山書房”民生實事項目以“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彰顯特色、智慧管理、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為建設思路,年內建成不少于100家香山書房。這些書房分布于主城區(qū)及各鎮(zhèn)街,覆蓋學校、休閑公園、市民廣場、住宅小區(qū)、大型商業(yè)中心等人流密集區(qū)域。“香山書房”以精準服務讀者為中心,注重科學配置資源、優(yōu)化閱讀服務;場館設計著力體現本土文化元素,彰顯當地文化資源特色,用心打造有高度、有溫度、有傳播度的新型文化空間,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閱讀需求。

“不同的書房服務對象不同,所呈現的主題和融入的業(yè)態(tài)也不盡相同。學校類的書房,結合‘雙減’政策,充分考慮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特點,在環(huán)境布置、空間設置和圖書配置方面務求溫馨舒適,最大限度滿足廣大師生的課內外閱讀需求;精品類“香山書房”,從選址到設計、建設、布置,都堅持滿足市民高品位、高質量的精神生活需求,精心設計主題,凸顯中山城市特色,充分彰顯香山文化魅力?!敝猩绞形幕瘡V電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首批15家“香山書房”已全部完成建設,6月1日起正式投用。位于香山小學內的“香山書房”是首批“香山書房”之一,面積約300平方米,藏書量約2萬冊,館內大氣雅致,分區(qū)科學,閱讀資源齊備,造型獨特、呆萌可愛的兒童借閱設備引人注目,館外的木制小屋、閱讀長廊、詩書文化墻、閱讀方法墻等,更為閱讀增添無限樂趣。東區(qū)星求索書苑·香山書房內,明黃與深藍的色調構建出一種神秘的氛圍,星球、飛船、宇航員的造型元素激發(fā)小讀者對太空知識的好奇和科學探索的欲望,增加了沉浸式閱讀的體驗感。西區(qū)荔景苑“香山書房”坐落在嶺南古建筑風格的庭院中,書房窗外是花香清逸的荷塘,麻石小道蜿蜒通幽,書房內陳列著中國傳統古典家具和西區(qū)長洲醉龍擺件,典雅的書柜中整齊擺放著中國傳統文化典籍和少兒書籍。

●以讀者需求為導向實現智慧管理

在創(chuàng)建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qū)期間,中山市建成共享型縱橫結構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服務體系,今年建設的100家“香山書房”將全部納入全市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并通過“香山書房”智慧管理系統實現全市“香山書房”與公共圖書館互聯互通、圖書通借通還。同時,“香山書房”亦將著力提升自助式借閱功能和借閱體驗?!拔覀兺ㄟ^回溯建庫,創(chuàng)新服務,搭建一個互通共聯、互借共享的服務平臺,精準搜集、挖掘、分析、應用借閱數據,以大數據應用為依托更加精準地為讀者提供服務。通過智慧管理系統科學分析各個書房的借閱情況,科學合理更新圖書資源,提升圖書資源利用水平和服務效能?!敝猩郊o念圖書館相關負責人說,“香山書房”的建設意味著共享型縱橫結構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邁上新的臺階,通過共建共治共享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滿足市民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